暨南大学新加坡中文MBA项目2022级新生专访 | 董长波:拥抱变化,向上生长

暨南大学新加坡中文MBA项目2022级新生专访 | 董长波:拥抱变化,向上生长

董长波
暨南大学新加坡中文MBA项目SG22F01班
MPN TECH 销售经理

1

01. 机缘巧合,放弃读研,加入新加坡创业公司

 

我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。十多年前本科刚毕业的时候,本来是准备继续攻读本专业的研究生。然而,就在同时,经过一位学校教授的推荐,我接触到了新加坡的一家初创公司(MPN TECH)的工作机会,一番准备之后通过了面试。

是继续读研还是直接工作?衡量再三,我选择了直接工作(可能也是当时年轻,想出去工作,去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的想法更加强烈)。也是这个决定,深深影响了我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。

 

02. 拥抱变化,角色升级,与公司共同快速成长

 

在广州和深圳的工厂实习培训了大半年之后,2012年,我来到了新加坡,开始了电子工程师的工作。主要的工作职责是帮助新加坡的大学、理工学院、科研机构及公司开发电子产品设计方案。由于我们针对的大部分都是研发型的订单,顾客在对电子产品的定制化方面要求各异,每个项目的要求都不一样, 两年多的时间里,我对电子产品从设计到实际应用各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。

在工作的过程中,我留意到新加坡很多公司和机构都需要我们这种快速定制化的服务,我们的方案可以大大加快客户产品的研发效率。但是我们是初创公司,在当时缺少相应的业务推广,业务更多来自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推荐。

 直面挑战:技术转销售,2年跑遍新加坡工业区

于是,在2015年中旬,在做了两年多的技术岗之后,我转去了销售岗位。2016和2017差不多两年的时间,我跑遍了新加坡大大小小上百个工业区和科研院所,白天在外面跑业务,晚上就写工作计划和总结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进一步了解了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电子市场,特别是 R&D 产品与方案研发领域。

与此同时,得益于不错的技术背景和英文能力,以及对中国市场的熟悉(公司业务需要和中国市场长期打交道),我对公司流程、本地市场、客户需求以及中国供应商的越来越了解。公司的市场也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打开,从主要做学校和小公司的订单,逐步开发出MNC大公司和科研院所。

再次挑战:主动申请做市场开发,打通发展闭环

一方面不想浪费专业,另一方面我又一直想做带技术性质的市场以及销售管理类的工作,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,服务客户。于是在2018年中旬的时候,我又跟公司申请开始一边做销售,一边做市场开发。

2019年尾的Covid-19让我们更充分的认识到线上市场和线下市场同样重要,我又进一步进修了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数字营销课程Digital Marketing Strategy,这也是为接下来重点开发线上业务做了更多的准备。

在我的理解看来,做销售和市场就是要打通和形成自身能力、公司业务和客户需求的闭环。这个打通的过程,让我深感压力与动力并存。但是付出就会有收获,公司的业绩以及在业界的口碑在逐年明显地增长。我们帮助大量的本地顾客提供了一站式电子硬件解决方案,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,在业内占有了一席之地。

 

03. 遭遇瓶颈,再寻突破,申请暨大新加坡MBA

 

回顾我的职业发展历程,在担任电子工程师时,工作大都是自我管理。但是自从开始带团队,我越来越感觉到团队管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随着管理半径的不断扩大和客户类型的越发多元化,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,我越发强烈地感觉到提升团队内部沟通效率,降低客户沟通成本需要系统性的学习、思考和执行,光靠埋头苦干肯定是不够的 (we need smart work but not only hard work)。

于是,我萌生了读MBA的想法。我想通过MBA,系统地学习团队管理,学习如何具备更强的全球市场洞察力,学习如何开展更专业的商业谈判等等。

幸运地是,公司老板也非常赞同和支持我进行MBA深造,来反哺公司现在的管理体系。我反复对比了许多新加坡院校的MBA课程,在得知暨南大学的新加坡MBA招生计划之后,我认为暨南大学的MBA课程毫无疑问就是我的最优解。

首先,暨大的名校背景,近30年的MBA培养体系,强大的师资和校友网络等等,这些都是足够吸引我的原因。

其次,我们公司的业务常年都需要跟华南地区打交道,尤其是深圳和广州。相比新加坡这边的学校和课程,在指导如何跟中国做生意这一方面,暨大根植于华南地区多年的商科环境,优势是显而易见的,这也是暨大吸引我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。

在暨南大学新加坡MBA项目组老师的协助下,我顺利地递交了申请资料、参加了面试。在6月中旬收到学校的研究生招生预录取确认邮件时,心里除了开心和激动,还有期待。

不禁感叹,生活是一个圈,十年前的现在,我正在广州参加技术培训,那时候的我,也不敢想能在毕业十多年后又以暨大学生的身份跟广州连结,这也许就是特别的缘分吧。同时我也非常期待能在接下来两年的学习中遇见更多的良师益友,去突破更多的事业和认知瓶颈,这将会是我终身工作和生活的巨大财富。‍

一路前行,一路感恩。困难会有,但只要坚持做对的事情,光荣与梦想终将会在适当的时候迎来曙光。

( 原创文章,未经作者授权,严禁转载 )